315的大舞台可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想要上这个舞台必须要达到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侵权事件波及面足够广,第二是后续影响足够恶劣。接下来就看看汽车行业有哪些企业最有可能在315晚会上‘中招’,欲知详细情况,请往下看:

速腾断轴

事件还原: 2014年4月速腾进行了一次静悄悄地改款,配置售价都没有变化,仅仅是将扭力梁后悬换成了独立悬架。接下来几个月里,全国各地爆出多起速腾后悬架纵臂断裂的案例,迅速引起了速腾车主对一汽大众只管卖新车、不管老车主死活的态度极度不满,在不断和官方投诉无果后,全国速腾车主开始了一起又一起的集体维权。

厂商态度:一汽大众先是在7月份发布了态度强硬的公告:对散播速腾断梁不实信息者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而后迫于各地车主陆续维权和质检总局给予的压力,一汽大众在10月份公开召回信息: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但并不保证后悬不断裂,只能保证在后轴断裂后车辆不会失控。2月份开始,部分经销商陆续开展针对速腾召回的特别“活动”...  详情 >>

长安CS35机油乳化

 

事件还原长安CS35机油乳化事件早在2012年底就已经出现,长安汽车很快就公开进行召回。但遗憾的是,召回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无论是之前参与召回的车型,还是刚买没几个月的新车,乳化问题再次铺天盖地而来。

厂商态度:当机油乳化再度集体爆发时,长安似乎也束手无策,唯有让客服用‘问题不大’安抚用户。对于安抚不受用的用户,长安则选择不正面回应。   详情 >>

相关阅读

 车主之家2014年汽车投诉排行榜全面盘点

车主之家投诉频道在2014年共收到了811例投诉,究竟哪些车型和品牌收到最多投诉?

 各种奇葩大事件 2014年十大典型投诉盘点

除投诉数量大增外,各种奇葩案例也接踵而来。来看下车主之家2014年度十大典型投诉案例。

 2014年全国汽车召回排行榜全面解读

通用点火开关召回、高田气囊故障引起的大范围召回、速腾断轴召回,都是2014年头条级的新闻。其实在所有汽车召回统计排名中还有更多亮点。

大众烧机油

事件还原:烧机油可谓是困扰大众多年的老毛病了,网上能搜到的案例也多到数不胜数,有些车主习以为常,后备厢常备一两瓶机油。甚至有些4S店心理默认‘大众车烧机油正常’,把三五千公里消耗一升机油的问题完全不当故障,直接叫用户放心使用。而一些车主反映烧机油的问题在发动机大修后依然存在。

厂家态度:大众官方一直并未对烧机油情况进行官方证明回应。编者曾就烧机油问题向一汽大众官方咨询,得到的结果是‘只要1000公里消耗机油一升以内都没有问题’。然后编者反问‘按照这个消耗速度,是不是两次保养间隔7500公里加7次机油都算正常?’,客服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详情 >>

油品问题

半个月前播出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中揭露了中国油品标准远低于国外的事实,迅速引起了群众们的反响。其实油品标准低只是中国油品的其中一个问题,国内现在的油品合格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010年组织了一次中国车用燃油抽检活动,共从中石油、中石化各地的加油站抽取了80个汽油油样,整体合格率仅仅只有8.8%。

车主之家投诉频道在过去一年里接到了多例油品问题导致的发动机故障,虽说有些案例的原因是出在油品上,但不少4S店完全不配合车主出示车辆检验报告。4S店一句话把责任推给了加油站,加油站直接说油没问题,消费者这时似乎只能走法律途径。  详情 >>

车内空气质量问题

每台新车,多少都会有一些‘新车味’,大部分人认为这可能只是种味道而已,没太在乎。但是自从奔驰在2013年爆发的‘毒气门’,人们逐渐意识到新车味不仅仅是不好闻而已,有些异味可是会致癌的!而且这大部分的有毒物质还是从车内阻尼片中持续散发的,短时间内是无法通过通风散去的。

早在三年前,国内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就已经开始执行。直到今年仍持续有车内异味的案例遭到曝光。原因就在《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仅仅作为一个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标准,车内空气质量超标不会被强制召回,车企也不会被罚款,对于消费者而言该标准形同虚设。所以,想要所有车企控制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强制所有车企执行该标准。   详情 >>

安全气囊问题

2014年中国汽车召回数量创下新高,其中安全气囊成为了罪魁祸首,2014年全年涉及安全气囊的召回数量共有23起,涉及36款车型。其中大部分召回案例都使用了高田气囊,高田公司在发现问题后故意隐瞒是导致问题严重性的重要原因。除了高田气囊的问题以外,车主之家也收到了不少其他气囊问题:撞车后气囊不弹出,没碰撞气囊却自己弹出了。

“撞击点不对,撞击角度不对”成为了不少厂商的集体口吻,因为气囊的鉴定机构少,所以究竟是真是假消费者也难以证实。这首先是需要国家设立更多鉴定机构,让4S店说法不再只是一面之词。另外如果同一款车有多个撞车未弹气囊的案例,那么厂商就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安全气囊的作用始终是保护车内乘客的,而不是应付碰撞测试或成为配置表里的摆设。   详情 >>

消费者为车企提供了丰厚的利润,车企也应该抱着感激的心态报答消费者。放任质量问题不管的后果将会是名利双失,不知道那些315上榜车企的老板也没有听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往期回顾